Skip to content

【互聯網大學心得分享:藝大生的UIUX之旅】

🌳 Evergreen

2021/10 - 2022/06

XChange 5th_UIUX_mentee

TL;DR

透過各場講座、工作坊及讀書會,學習職場UX知識和新創產業樣態。並於結業時與組員共同完成郵局APP介面再設計,體驗產品設計流程。從一開始的問卷發放、線上訪談、蒐集使用者痛點,到經由人物誌、使用者旅程地圖梳理舊版介面待改善之處。整個設計思考過程,我皆有參與其中。

第五屆互聯網大學UIUX組

1031|XChange意見領袖講座筆記

🔥姜建丞(Stanlee),「共享行動電源服務」ChargeSPOT 共同創辦人

👉共享三層次

  • 共享1.0:單純線上媒合
  • 共享2.0:以「免費數位資源」吸納群眾智慧
  • 共享3.0:利用閒置資源

👉三種共享模式:出租使用權、置換所有權(二手)、知識技能

ChargeSPOT時常透過「異業合作」來擴展客群。譬如說和寶可夢手遊的結盟。 對共享模式進行腦力激盪時,CSR組提及和永續息息相關的「剩食」議題,而Stanlee則舉了現有APP「Tasteme」作為回應。主打可以在50元嘗遍美食的同時減少浪費,理念確實頗具魅力。但至於實不實用,尚須在使用者自行測試後方能驗明。 此外,BD組談到的「共享攝影器材」,也是私以為可以做得更有規模的切入點。

🔥邱彥錡(Edgar),「新創加速器」SparkLabsTaipei 共同創辦人

👉由SparkLabs提攜,個人覺得有趣的新創案例:

  • Gliacloud:使用人工智慧提升影音製作效率
  • MoBagel:品牌名稱很有記憶點的數據分析平台
  • Influenxio:曾略有耳聞的微網紅媒合平台

👉創業重要詞彙

  • PMF(Product Market Fit):產品市場媒合度,一個MVP能否真正有商業價值的關鍵
  • GTM(Go-To-Market):市場進入
  • 3F:Family, Friend and Fool(弔詭的是,我早就知道VC,卻沒注意過3F)
  • Pivot:戰略轉向
  • Pitch:提案
  • Elevator Pitch:電梯簡報

Edgar的言談字字珠璣,感受得出富有說服力和幽默感。雖說創業離我有些遙遠,仍不失為一場收穫良多的經驗分享。

1120|XChange UIUX 第一課心得

👉Week1|廖經揚|陳俐穎

一次好的使用者體驗通常具有什麼特徵? 產品要夠好玩、夠好用、夠有用……投影幕上的 Equitable 將我定住。

——原來早在綠色3E那打過照面,才會有這股難以名狀的熟悉感啊。

👉Week2|金容安|劉佳昀

延續Equitable的勢頭,這對雙姝也介紹了不少 Inclusive Design 的內容。

個人印象深刻的有 NBU(the Next Billion Users)、輕量服務 Google Go,以及包容性、通用和無障礙設計之間的區別。我再次體認到,無論是做UIUX,從事紀錄片一行,還是在偏鄉教書——這些志業都需要高強的同理心呢。

👉Week3|姚怡均|王秉中

與初識的Partner在有限時間內協作並不容易……還好其他學員都比我罩。

多虧了雙主修還身兼家教的她撥冗討論。那句「你講話算有條理」,我感激於心。

👉Week4|黃明硯|李怡萱

這組的互動環節還蠻令人戰慄的(笑)。畢竟現場畫Wireframe,可能會反映出我身處臺藝設計科系(嗯?不是傳播嗎),卻不會手繪的殘酷事實…

話雖如此,和他們聊天卻讓我感到自在。

那是一種帶有鄰家特質的親切與溫暖。感覺就像被個大家庭接納了一般。

1205|XChange意見領袖講座筆記

正文開始前,先來段小插曲: 啟程前往新創公司 塞特知識 的路上,我在丹鳳站瞥見了碧藍的手機充電站。上個月的意見領袖Stanlee所言果然不假,ChargeSPOT 正在氣勢萬鈞地攻城掠地。

🔥游舒帆(Gipi),「線上商學院」商業思維學院 創辦人

👉「了解為何而戰」才會快樂

這點我想各位迷茫的年輕人都會深有所感😏

「你認為最完美的快樂是什麼?」——之前我曾在 普魯斯特問卷 中給過回答:「衣食無虞,能夠全心投入志業,每天探討世界上最具創造力、最令人感動的事物。」

「那麼好的志業又該有什麼特質?」——我在另一篇限動裡留下的答案是:「夠酷」,否則只能「夠有意義」。這種夢幻的想法聽起來有些輕狂,卻著實是擔憂出路以外,我對抗怠惰的成長動能。

知名富豪 Bezos 曾表示,衡量 Amazon 狀態好壞的最終財務指標是 每股自由現金流。套用到個人角度來看,即代表自己真正想把持在手上、並能夠真正支配的事物,才是最重要的。夜深人靜時,請好好「覆盤」自己的生活——就像 Design Sprint 完,要做 Retrospective 一樣。

👉DataContext:數據脈絡

身為員工,必須理解公司如何獲利,以及公司在盈利增加後欲達成的願景。

如果能夠釐清那條從「如何獲利」到「達成願景」,由下而上的脈絡,並了解自己在組織裡的真正用途——你就更有底氣說服老闆對你言聽計從(迫真)

譬如說做品牌的成效,就可以關注在 溢價(Brand Premium)的多寡,而非客戶的增加。一個HR,也不該因為自己無權過問的KPI,就被扣薪水。

🔥葉展昀(Michael),「線上音樂平台」KKBOX 商務中心負責人

👉BD重要詞彙

  • BU(Business Unit):業務單元
  • BP(Business Partner):業務夥伴
  • HRBP(HR Business Partner):人力資源業務夥伴,被企業派來業務部改善HR體系的顧問型角色
  • GM(General Manager):總經理
  • IM(Instant Messaging):即時通訊
  • ARPU(Average Revenue Per User):每使用者平均收入
  • 3I:insight, idea and influence
  • Cold Start:冷啟動,指用戶從無到有的過程
  • Incentive-Based:基於獎勵的
  • 地推:線下推廣

言談間,專有名詞從Michael口中冒出的數量令人密集恐懼、乾貨滿滿,我想我還需要好好消化……在他眾多精采的生命體驗中,個人覺得一段曾被刊載於《30雜誌》的插曲尤其難能可貴(涉及商業秘密的也不能講🤐)。當Michael在負責「免費通話軟體」 Whatscall 的項目時(對,不是Whoscall),曾經深入位於德國的難民營洽談合作,讓BD一職成功超脫只替公司著想的刻板印象,成為社會責任的最佳實踐者。 這正是夠酷、又夠有意義的事啊——

1211–12|XChange UIUX 第二課心得

清心福全刺繡提袋

北一女循環杯減塑

親身參與一場完整的 Design Thinking,是我懷抱已久的夙願。 由於所處的體制內難有機會,我需要窮盡所能,向外找尋。 很幸福的是,這樣渺小卻無比沉重的心願,在互聯網大學實現了。 既然我能在懵懂的大二時期經歷這些,人生或許也還有更多驚喜可以期待吧。

從課前作業的 User Interview 開始,我體驗了許多此前並不熟悉的設計思考流程,包含 Empathy Map、POV 與 HMW——它們各自帶有需要留心的眉眉角角,在此謝過「型男服務設計師」 黃昱豪 和 5% Design Action 的夥伴替我們指點迷津。Social Design 真的很瘋很累,但也相應地會很有成就感。

我不知道人這輩子能有多少奢求,但我真的好想做我喜歡的事——好想和心靈相通的人一起,「每天探討世界上最具創造力、最令人感動的事物。」

最後,向給力的第三組 Partner 李怡萱、游駿霖、魏怡如 致謝——PM組的朋友都很優秀🙏

當然,我更不會忘了三位受訪者,以及所有協助過我,讓這些成真的人。

——雖然這樣好像在寫得獎感言,但我還有好多需要努力喔😂

5% Design Action訪談紀錄單1

5% Design Action訪談紀錄單2

5% Design Action訪談紀錄單3

0122|XChange UIUX iA速寫工作坊心得

「結構和文案可以引發聯想。」

在我迷航於今日講師 Soking 王彥博 連珠炮式的概念用語之際,回過頭來想起這句話,發現腦中的混沌明朗了起來。

談起 iA(資訊架構)速寫之前,不能不知道「用戶體驗要素」的五個層級:分別是 戰略層、範圍層、結構層、框架層 和 表現層。由內而外,從 商業模式 到 介面設計,將使用者調教得服服貼貼。但是在範圍和結構層中,那些對資訊架構的抽象描寫,總使得PM、設計師和工程師皆難以守備。對此難題,Soking老師有自己的一套心法解決。

首先,當然要做好扎實的 領域調查。當我們真正深入用戶旅程,才能讓服務流程進入他們的生命,並帶來效益。前期的地基打得越穩、越深,後期的建築越能省力許多。

接下來,萬變不離其宗。無論是以何種圖表呈現,最重要的,永遠是為不同領域找到 通用語言(Ubiquitous Language),讓團隊協作的效率增進。其中出乎我意料的一點是,原來 Wireframe 要做到像視覺化的 PRD,而不能讓Lorem ipsum充斥版面。

是啊,只要讓明確的文案搭上清晰的結構,邏輯自然具體許多,畫面也更容易生出來啊——

返家打開講師簡介的我,一度看著學歷那熟悉的科系名稱發楞。同樣都是 圖文傳播 領域出身,自己到了大學才訓練工程師思維還來得及嗎……但轉念一想,或許這代表著如此不務正業的我,也不是沒有絲毫可能,成為跨足遊戲企劃、網站營運企劃、社群總監和產品設計總監的大人物😎

0210|XChange 設計師論壇 行前預習

B2C 產品設計和 B2B、B2B2C 之間的區別:

👉B2B產品 vs B2C

  • 專業人士的需求沒那麼好揣測
  • 產品易用性不見得是最重要的
  • 一致性比追逐潮流來得更重要
  • 數據蒐集較難,不宜做A/B測試
  • 常見指標如BR、RR不見得適用
  • 迭代週期較長(以年/季為單位)

👉B2B2C產品 vs B2C

  • 利害關係人數量多
  • 訪談對象招募困難

0301|XChange UIUX Recap Note

使用者研究1

參加互聯網大學到了中後期,逐漸有個體悟:

如果沒有經常對現有資訊進行 Recap 的話,真的很容易迷失。

必須和令人雲裡霧裡的方法論進行對抗,弄清楚背後的真義。

進行 Side Project 的途中,收到了吳丹文、陳冠穎,和我的Mentor——Lena Chen的一些回饋。在此表達我的感謝。

如果現在不花點心思整理的話,我害怕自己會就這樣還回去。

於是就有了如下,用文字留下、或者說召喚些什麼的嘗試:


使用 KJ法 匯聚眾人靈光生產 CJM,好像很容易就落入「以設計者視角看事情」的陷阱。我無法斷言這是因為自己的經驗還不足以產生反射思考,又或者是便利貼形式生來的侷限?

👉User Story

來自 Agile 的 User Story ,能夠在此時為目標再做一次聚焦。當使用者替「身為…我希望…因為…」的語句進行使用情境填空時,我們或多或少能了解到他們表面的需求,甚至提出痛點的正確解方。 這時,我想起了曾在 5% Design Action 工作坊聽到,由講師黃昱豪提起的 HMW,不過正確來說,其實是 HMW 上一步的 POV 更接近 User Story。

👉Point of View

來自 Design Thinking 的 POV ,比強調「使用者自述感」的 User Story 來得要旁觀一點。它的起手式是第三人稱的「誰…需要…因為…」,並能夠衍生出 HMW 的「我們如何能…」

在服務設計的 雙鑽石4D架構 裡,這是完成 Persona 或 CJM 後將面臨的 Define 階段。要收束零散的數據並非易事,卻也是解決問題前必須做的。其實無論 User Story 或 POV,作用都類似於故事寫作中的角色動機,使後續發展合理化。於是我再次理解到,那些乍聽像是站在潮流尖端的酷炫字眼,實質上是如何讓一群閉關苦思的員工,可以更有效率、也更有活力地閉關苦思。最終目的不外乎是在 Desirability, Feasibility 和 Viability 之間——也就是良好體驗、可行性和利益間取得交集。


👉趁此機會,我也去複習了之前在 iA工作坊 練習的概念:Use Case Diagram。

所謂的用例圖,能夠用最簡單的方式,表示行動者在某個系統內的互動。而這裡的行動者,本身也可能是一個系統。這令我不免想起了 Latour 在 ANT 所提倡的超對稱理念。雖然被詬病為「萬物有靈」、「依然是人類本位思考」,卻有種簡單的浪漫。

0321|XChange UIUX Recap Note

使用者研究2

使用者研究3

嚴格來說,這些概念並不是我在互聯網大學聽來的。然而在深入相關領域的旅途中,愈發感受到研究方法的重要性(畢竟也有個職位叫做UX研究員嘛)。於是我便從大一開始積累的筆記中翻找,釐清並摘要了或許對使用者研究有所幫助的幾個項目——


研究類型三本柱:探索性(Exploration)、描述性(Description)、解釋性(Explanation)

  • 探索性研究:透過蒐集初級或次級資料來「探索」全新的議題。
  • 描述性研究:進行敘述統計來「描述」某個現象,但不會解釋原因。
  • 解釋性研究:企圖對某現象提出「解釋」,了解兩變數的因果如何產生。

定義三本柱:真實(Real)、名目(Nominal)、操作性(Operational)

  • 真實定義:使用某事物或現象的本質進行定義。
  • 名目定義:人為賦予的定義,並非採用本質命名。
  • 操作性定義:明確規定某概念該如何被測量。

外在信度測量

  • 再測法(Test-Retest Method):同個測驗測兩次,相關程度應大於0.7。
  • 複本法(Equivalence Form Method):設計兩套極為相似的測驗,檢視相關程度。

內在信度測量

  • 折半法(Split-Half):把題目分成兩半,檢視相關程度。
  • α係數(Cronbach’s Alpha):計算題目裡「所有折半組合」的平均相關。

請不要相信「做設計、做藝術不用讀書」的迷思。

相反地,成為一位好設計師或大藝術家要理解的,有太多、太多。

0328|XChange 履歷論壇心得

履歷該怎麼寫?面試該如何準備?——正如心理學家 Arnett 所言,處於「成年初顯期」(Emerging Adulthood)的大學生們,對於生涯正深感迷茫(不知道教育心理學會不會上到他的理論?)沒有一刻不在比較,無時無刻感到自卑。想要快點成為大人,卻總是覺得自己太小。於是便會不小心認為,一了百了比較好。

但責任感不會讓我們說走就走。有些課題還是要學著面對。

在這次的履歷論壇中,年紀沒有比我大多少、卻已是 蝦皮HR 的 薛琬諭 提及,「薪資底線是自己要堅守的原則。」這對於藝文工作者而言,無疑是多吃一粒定心丸。我們必須與輕蔑抗戰——我尤其不想看到那些比自己更具技術專業的人,深陷於血汗泥淖。

而個人則是對三棲於網頁開發、UIUX、PM之間,外號「設計與教育的混血兒」 陳冠穎 分享的面試問題特別有感。加入一個新環境前,真的必須搞清楚那裡適不適合自己……

以下我簡單將內容歸納成五大心法:

  1. 對焦彼此期待:為何找我?職務需求?
  2. 了解工作流程:該職務一天的工作流程?需不需要經手其他業務?
  3. 產品開發細節:產品開發方式?如何管理需求?
  4. 如何評估績效:確認績效指標是否明確?
  5. 未來發展方向:確認公司目標是否明確?

在這之中,「如何管理需求?」是我感到最一針見血的。如果一間公司連自己「該如何整理好待辦事項」都無法明確解釋,那進去之後 SAN值 歸零的機率只會大幅提升。

0416|XChange UX論壇心得

XChange互聯網大學UX論壇

我在UX論壇 Recap 的三件事:

👉「清楚知道你下每個決定的理由。」

至少對我而言,這沒有想像中的容易。人是很情緒化的動物,有時沒來由地就是想這麼做,或者說那個原因不具積極意義。最痛的始終是自揭瘡疤,我不斷被提醒這點,從一個月前就開始了。

👉「將所有目標對焦一致。」

不論是該當成市場測試來做的面試,或者入職後經歷的每場跨部門會議。在那些繁複的溝通流程中,重要的無非是「認清需求,取得共識」。盡好每個人的本分,一個團隊才能走得遠。

👉「生命會找到自己的出路。」

在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的人生大富翁中,果然還是需要期待機會牌堆有伯樂。在那之前我們所能做的,不意外地仍是「紀錄一切收穫和反思」,繼續埋頭將自己琢磨成奔馳千里的形狀。

感謝今天的講師群:本丸、葉致宏、蔡亞謁。

還有辛苦的主辦人:Holly Huang。

0619|從互聯網大學畢業的那天

e動郵局再設計專案

e動郵局再設計 問卷結果

e動郵局再設計 訪談結果

e動郵局再設計 人物誌

e動郵局再設計 使用者旅程圖

到了最後反而不知該寫些什麼。那種情緒說得上百感交集——彷若由山田豐所譜寫、出自日劇《Borderline》,我正在聆聽的這首《Days》——但實際上比百感交集來得沒有波瀾。

這一路上有些我未曾經歷的美妙體驗,也有些相左於我先入為主的預期。然而,就連我也無法準確描繪自己心中的獨特世界(Quality World),對此我感到一陣眩暈和羞愧。

多希望能在馬不停蹄的的生活中覓得安寧,可即便真的能,我的思緒也難以再靜下來了。如果不快步前往那個隱約能得見的未來,我無法放過自己,對明天的期待可能會所剩無幾。追根究柢,原罪果然還是出在浪費太多時間的自己。

”Had I not seen the Sun, I could have borne the shade.”

去年十月底,我說我想要誠心對待,值得我認真以待的未來。不知道現在的我,是否實踐諾言了呢?

或許我就像那忒修斯之船吧。會逐漸變得不像自己,卻成為一個更好的別人。

XChange 5th_UIUX_mentee

這裡影響我的,早已潛移默化,難以償還。能夠成為被命運眷顧的9%,真的只有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