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書展「草率季」之關鍵字
🌳 Evergreen
草率季
草率季之歷史脈絡
知名臺灣藝文媒體every little d曾在「草率季」舉行三年之際形容:這已是一場能夠代表臺北的藝術書展(Millie Meng,2019)。而當使用者在搜尋引擎鍵入,將於2023年11月迎來第七屆的「草率季」,可以看到各大媒體以「全台最大獨立藝術書展」稱呼它。對於近幾年的藝文愛好者而言,草率季就是這樣的盛大活動。但凡事都有起頭。2016年,從海外留學歸來的創辦人黃偉倫,當時其實懷抱著很簡單的起心動念。在自行譯介國際藝文資訊,透過內容行銷吸引讀者購買商品的網站「草字頭」歷經轉型,成為新興策展單位後,正好迎來了增加曝光的機會。
「最初的動機是想在空場承租的空間(2018年租約到期)做些有趣的事情,就想到臺灣有出版小誌(Zine)的族群。我覺得做小誌跟做藝術很像,將兩者結合應該會是件好事(羅健宏,2020,頁104)。」
在《秋刀魚》雜誌對其的專訪中,黃偉倫提及了草率季和「空場藝術聚落」的關係。空場的前身是一間位於北投的閒置紡織工廠,在諸多藝術家進駐下成為共創基地。將草率季辦在空場能激起的火花,和黃偉倫的思考策略「把Art Book Fair做得更好玩」——不謀而合。草率季不只是場靜態的展覽,更有著現地的行為表演;比起純粹的文創市集,還舉辦許多工作坊能讓參與者體驗。
黃偉倫曾在訪談中提及草率季英文名稱的脈絡:
「第一年本來是叫『Art Book Fair & More』,第二年我們就在思考是不是能代表台北這座城市、能不能讓更多國際交流發生,所以改成『Taipei Art Book Fair』,後面又加上『& More』兩個字,讓每年又可以另外加上主題,例如後來的『& Sponge』、 『& Mesh up』……這樣的發展(朱盈樺,2021,頁277)。」
他籌辦草率季的核心目的,是「擴大臺灣原創者的影響力」。於是在17年舉行的「草藥」,洽詢了更多國外團隊。160個攤位中,共有50攤來自海外(Millie Meng,2019)。隔年,更在講座上邀來了紐約和東京藝術書展的總監。
當草率季選擇以「臺北藝術書展」為名時,便宣告了它企圖與紐約、倫敦、東京或上海藝術書展等大型Art Book Fair齊名的決心。而這點也隨著逐年增加的攤位數目而持續落實中。
草率季之定義整理
- 簡榕萱(2019)稱其為顯現出臺北城市風格,臺灣首個、也是最大的藝術書市集。
- 洪芷寧(2021)稱其為臺灣近年將當代藝術、小誌、與藝術家的書等社群所連結之案例。
- 蕭玉品(2023)稱其是以各國小誌、美術刊物為載體,建立臺灣和國際出版連結的大型藝術書市集。
藝術家書籍
藝術家書籍之歷史脈絡
藝術家書籍推廣者蔡胤勤曾言:
「反觀業界過去,較少人從事藝術家創作書的推廣工作,近半年前台灣首個藝術家創作書的推廣機構『PAPER MATTER –Artists’ books Atelier』成立,透過寫作、講座、課程、工作坊與策展等方式,致力使藝術家創作書的概念讓更多人知曉(洪芷寧,2021,頁56)……」
最近幾年,藝術家書籍(Artist's book)之名逐漸進入臺灣大眾視野。從非營利網路媒體《報導者》橫跨2021到22年的《當代攝影書十二講》影片,到新北市美術館於23年的開園活動「做圓 Making Circle」計劃中,以《圓的起源及其出版視域》為題之書籍策展實踐,都可以看到藝術家書籍的活躍。而在2022年的草率季中,也沒有少了「PAPER MATTER」的身影。不過當人們爬梳Artist's book這個詞彙,會發現它在現代藝術(Modern Art)興盛的1960、70年代,便已為西方熟知。
「藝術家的書在發展時,正好承接了觀念與激浪藝術兩種路徑,交織成它的雙重性(莊憶萱,2012,頁20)。」之所以如此承接,是因為這兩個流派正好都適合以實體的檔案來保存與呈現。「而以各種觀點和方法來記錄的這些前衛藝術作品的各式載體逐漸被視為是作品本身(賴雯淑,2021,頁80)。」
隸屬美國史密森尼圖書館(Smithsonian Libraries)的研究者Anne Evenhaugen提到,書籍開始成為藝術載體,約莫是在1950年代的歐洲(賴雯淑,2021)。而理論家 Johanna Drucker,則在1995年寫下第一本呈現其歷史脈絡的相關書籍《The Century of Artists’ Books》(蔡胤勤,2020)。一個世紀間,藝術家書籍成為了一門學問。
曾任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圖書館長的Clive Phillpot,在1993年繪製的「水果圖」(Artists Books Diagram),是定義藝術家書籍時不可忽略的經典圖表。其中,文學書(Literary Books)意指不屬於「視覺藝術」,但仍被視為藝術的作品;書物件(Book Objects)是形似書籍,但無法「被閱讀」的雕塑物;書藝術(Book Art)則是「需要仰賴書的結構以生產意義的藝術作品(張紋瑄,2018,頁36)。」
不過水果圖在實務上其實沒有研究上來得有意義。藝術家書籍教學者賴雯淑曾提及:「藝術家的書之創作者,在其創作實踐過程中,他們腦中不見得存在著蘋果、梨子和檸檬的概念或三者間的區別,他們的作品也不一定能在這張水果圖中找到一個適當或無爭議的落腳處(賴雯淑,2021,頁110)。」有趣的是,這點正好反映出藝術家書籍跨足不同領域的多元性:「就我的觀察,以蘋果、西洋梨及檸檬圖示取代原本的圓形圖表,也提醒了我們個別領域有各自的邊界(張紋瑄,2018,頁37)。」
從水果圖出發,便可以延伸得知藝術家書籍目前的主流定義:作者必須是「特意選擇」書籍形態作為藝術實踐形式,讓實體書籍的物質性成為作品重要一環。也因為藝術家書籍的出現,讓藝術界和設計界、印刷界等領域之間的互動更為頻繁,觀者也因此能更容易在美術館以外的場域接近,甚至「觸摸」、「翻閱」到藝術。這點也讓藝術家書籍在被研究者評為可能凸顯秀異(Distinction)之餘(洪芷寧,2021),依然保有親近大眾的一面。
藝術家書籍之定義整理
- 高慧倩(2013)稱其能夠拉近大眾和藝術的距離。
- 張紋瑄(2018)稱其是創作者在理解「書作為媒介」與「其他作為媒介」之間的差異後,所選擇之藝術實踐形式。
- ONFOTO STUDIO(2019)稱其是以書本作為媒材,基於書籍之物質或形態,使創作內容和外在裝幀的形式互為主體的作品。
小誌
小誌之歷史脈絡
在小誌的原文稱呼「Zine」還沒有出現前,具有相似性質的微型刊物在歷史中悄然浮現。回到獨立戰爭和大革命所處的18世紀,「政治小冊子」(political pamphlet)便作為流通於志士間的言論平台(簡妙如,2021)。其中如《柏瑞伯爵夫人的軼事》(Anecdotes sur Mme. la comtesse du Barry),即是一本由新聞人自行蒐集素材,富含反動意識的皇家野史(Robert Darnton,2000)。這類印刷品此時具有替民族主義推波助瀾的政治性。地下出版的反叛火種,後來被蘇聯的Samizdat和中國的文革手抄本延續下去。
不過現今主流定義的Zine,除了保留不被權威束縛的精神,還經常與次文化一併被提起。這是因為Zine的詞源「Fanzine」,與科幻迷和龐克迷之間有著深刻的關係。Fanzine於1930年代開始興起,並在1940年由科幻小說家Russ Chauvenet所定名(黃思慈,2013)。其與「同人誌」的定義有些近似,背後都有「專注且著迷於特定領域者」或「志同道合的人」。像是以知名科幻IP《星際爭霸戰》作為主題,1967年創辦的《史巴克狂歡》(Spockanalia),就是經典的Fanzine。這股由粉絲帶頭的創作熱潮,更在日後啟發了描繪同性配對的同人文化「Spirk」。不過相較於Fanzine,同人誌在大眾認知中,通常特指從漫畫原作衍生之「二次創作」。這點是受到全球最大的同人誌展售會「Comic Market」,和支撐其蓬勃發展的日本動漫文化所影響(王鈺婷,2015)。因此概念相似的兩者,有著不太相同的使用場域。
1976年,對於「Punk Zine」來說是個重要的年份。來自美國的《龐克》(Punk)同名刊物影響了銀行職員Mark Perry,英國首本Punk Zine《吸膠》(Sniffin’ Glue)應運而生。「當時全錄(Xerox)影印機開始普及,人們流行使用這些牌子的影印機製作傳單或少量的Zine(黃莉潔,2015,頁8)。」Perry更曾表示:「你們這些讀了『SG』的人可不要滿足於我們寫的,出去,開始作你自己的迷小誌(簡妙如,2021,頁156)。」這和龐克的DIY精神恰巧不謀而合。此時的Zine被認為具有三種面向:挑戰主流文化、建立另類社群、全球反抗政治(簡妙如,2021)。而90年代出現在臺灣數所大學中的地下刊物,也繼承了Punk Zine對抗體制的批判意識,為Zine日後在臺灣發展之路披荊斬棘。
而等到Zine真正被冠上「小誌」之名,誠如近年的小誌研究者所述,是2013年之後才發生的典範轉移(夏菉泓,2020)。這與該年首創的臺灣第一個小誌市集「Not Big Issue」有莫大關係。「最開始沒有幾個人叫這種刊物『小誌』,算是很零星的字詞。後來在取名的時候,因為『小誌』就想到另一個刊物『大誌 Big Issue』,所以就有點半開玩笑的把活動名字取成『Not Big Issue』,甚至連Logo都做得有點像,只是純粹開個玩笑(朱盈樺,2021,頁254)。」小誌市集的創辦人邱璽民在訪談中這樣提及。此後,小誌場景開始在地化。其論述伴隨小誌市集和草率季等藝文活動的舉行而逐漸增加,不過相關歷史和定義卻沒有完全一致的答案。然而,這也正是小誌充滿魅力之處:對創作者沒有特殊限制,名中有「小」卻海納百川。只要你有渴望發聲的議題,剩下的就是動手做。
小誌之定義整理
- Stephen Duncombe(2008)稱其是非商業、非專業、只有小規模流通的雜誌。由創作者自行生產、出版及發行。
- 張紋瑄(2018)稱其和藝術作品相比,一樣具有市場,卻沒有機構作為中介。
- 簡妙如(2021)稱其作為業餘愛好者自製刊物,具有DIY、非營利、小規模流通的精神,通常來自於次文化社群。
中文文獻
- 莊憶萱(2012)。想/像的雙面繆思:蘇菲.卡勒的《真實故事》。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https://hdl.handle.net/11296/r373m4
- 黃思慈(2013)。Zine,台灣獨立刊物的發展與概況。《中華印刷科技年報》2013。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a0000537-201306-201306280011-201306280011-451-468
- 高慧倩(2013)。持續迸發的當代藝術可能性—淺談紐約現代美術館/富蘭克林熔爐藝術家創作書典藏。《藝術家雜誌》253期。
- 王鈺婷(2015)。探台灣同人誌文化的發展性於文化創意與商業構築之可能。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系碩士論文。https://hdl.handle.net/11296/2m34ug
- 黃莉潔(2015)。台灣ZINE獨立出版創作與發展之研究。明志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碩士班碩士論文。https://hdl.handle.net/11296/h9j9tv
- 張紋瑄(2018)。甚至與書無關:出版作為(藝術)實踐。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碩士論文。https://hdl.handle.net/11296/etkrk2
- 簡榕萱(2019)。zine類美學:臺灣小誌的創生與美學考察。國立臺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https://hdl.handle.net/11296/k72amf
- Millie Meng(2019)。讓路邊攤、鐵皮、亂加東西的台灣街景,成為藝術書展的重要元素:專訪草率季Frank。https://everylittled.com/article/127113
- ONFOTO STUDIO(2019)。〈書說:「我就是形!」當書籍成為一門藝術〉 專訪 PAPER MATTER 創辦人蔡胤勤。https://vocus.cc/article/5ddc835afd89780001f88626
- 羅健宏(2020)。【職場前線Vol.2】 需要使出渾身解術的工作,究竟何以迷人?。https://qdymag.com/editor-selection/38
- 蔡胤勤(2020)。圖書作為思考系統/路徑:《小鹿圖》的陳曉朋。http://www.shiaupengchen.com/2020_Yin_Chin_Tsai.pdf
- 夏菉泓(2020)。臺灣「小誌」歷史初探:從zine到「小誌」。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https://hdl.handle.net/11296/af83cb
- 朱盈樺(2021)。閱讀筆記:Book Phenomenon。https://www.tw-chuyinhua.com/_files/ugd/694dbd_b435754204014d178414c52429f7581b.pdf
- 簡妙如(2021)。醒醒吧!台灣龐克小誌及小誌文化政治。《現代美術學報》42期。https://map.tfam.museum/storage/files/shares/JO/JO0042/JO0042_07.pdf
- 洪芷寧(2021)。當製書是創作也是秀異:初探臺灣近十年「小誌」與「藝術家的書」場域內外的敘述混戰。《現代美術學報》42期。https://www.tfam.museum/File/Journal/Content/47/2021122310584781203.pdf
- 賴雯淑(2021)。藝術家的書在陽明交大之教學藝術實踐。《現代美術學報》42期。https://www.tfam.museum/File/Journal/Content/47/20211223135749812315.pdf
- 蕭玉品(2023)。黃偉倫:人生怎麼能無聊?要有好奇心呀!。https://www.fountain.org.tw/subject/life/huang-wei-lun
外文文獻
- Darnton, R. C. (2000). An Early Information Society: News and the Media in Eighteenth-Century Paris.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https://doi.org/10.1086/ahr/105.1.1
- Duncombe, S. (2008). Notes from underground: Zines and the politics of alternative culture (2nd ed.). Bloomington, Portland: Microcosm Publis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