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速度與時延:薄邱尼】

🌳 Evergreen

Umberto Boccioni

前言

綜觀東西古今,「時間」一直是人們困惑、充滿好奇,並不斷重寫定義的概念。從日入而息、朝九晚五到「996」,改變的不只是度量單位,還有在資本當道和技術革新下加速的生活步調。

大眾或許會認為,藝術圈普遍將站在支持慢活的反動一方。但在二十世紀初的義大利,有群躍躍欲試的知識份子,決定擁抱在當時席捲歐洲的內燃機浪潮。

「男性駕車的形象,絕對是理解二十世紀的關鍵。它概括一切,速度、戲劇性、侵略,也交織了商業產品和科技景象,暴力和慾望、權力和能源。」——詹姆斯.巴拉德(J. G. Ballard)

1908年,福特T型車的出現,讓汽車終於走上可供全民代步的家用之路。隔年2月,經由一紙〈未來主義宣言〉,詩人馬里內蒂令醞釀的躁動浮上檯面。才華橫溢的義國創作者開始實踐,自己對於速度之美的追求。巴拉、卡拉、盧梭羅……其中有位從平面繪畫跨足立體雕塑的藝術家,正是本文所要討論的,翁貝托.薄邱尼(Umberto Boccioni)。

刻畫動態的渴望

「運動與光線摧毀了實體的物質性。」——翁貝托.薄邱尼(Umberto Boccioni)

人們無法碰觸被繪製的事物,只能觸摸承載那些顏色的介質;更無法操控已然固化的顏料,在二維空間中自由移動。如若只能呆站在原地,向同類親手製造出的嶄新汽車行注目禮,卻無法以畫筆留下對那騎絕塵的忠實感知,那該有多令人不甘心。由此便不難想像,未來主義者的前衛心理。

筆者更進一步大膽推論,薄邱尼之所以要嘗試立體媒材的原因:即承載雕塑品的介質,就是雕塑品本身此一事實。雖然人們同樣只能觸摸,承載那些痕跡的介質,但雕塑品本身,是存在於三維空間的。相較繪畫,更具備貌似能在三維空間中自由移動的形態。

不同於奧菲主義使用「同時性色彩」(Simultaneism)來彰顯動態感,薄邱尼的做法,是在作品中刻畫「力線」(force-lines)。從一百多年後的現代觀點出發,會認為這和日本漫畫常用的「速度線」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在表達一段動作於一段時間內的變化。

當物體移動過於迅速時,會在視網膜上留下動態模糊的殘像,甚至凝縮到近乎直線。或許這即是「用線條表示動作延續」此類敘事手法之所以能廣為流傳,並深植於鑑賞經驗中的理由。

不變的,是一切都在變

「現實的流逝,本質上就是時間的運動,『時間的本質』,就是它的流逝。」——亨利.柏格森(Henri Bergson)

薄邱尼透過自身最知名的雕塑作品——〈空間持續性的獨特形式〉,實際表達了哲學家柏格森提出的「時延」(durée)概念。簡單來說,柏格森認為時間是不能被切割、不能用數學來度量的。因為一切都在變化,不曾停歇。人們之所以會對某個時間點有特殊感知,是奠基於自身的主觀經驗。尤其是,對於他者在空間中移動的感知。如果今天銫133不再振動了,人們將重新定義一秒鐘。但這並不影響,一個人向前行走的身姿。

本雕塑品是由流線型的曲面所構成。觀者可以看到作為力線的肌肉纖維,以及行人大步踏出,猶如踩著弓箭步的動感輪廓。就像是和勁風交融般,富有不絕的生命力。

以並非雕塑本科出身的視角分析,筆者選擇以經典畫作〈拿破侖翻越阿爾卑斯山〉作為對照。這兩件作品帶給筆者的第一印象,都是「張力」二字。差別在於,一件像是用高速快門攫取畫面中每個「恰到好處」的位置,另一件則彷彿開了慢快門的長曝光,讓綿延不斷的位移能被察覺到。

未來曾在的痕跡

「我們藉著痕跡而擁有東西。」——華特.班雅明(Walter Benjamin)

從史前壁畫到廁所塗鴉,人們之所以想「留下」什麼,其實是因為害怕,某些重要事物的存在,被無盡的時間所抹滅。電影理論家巴贊從古埃及文化中觀察到,雕塑具有「保存生命」的原始功能。然而再難以破壞的材質,也終有瓦解一日。在雕塑日後的演進中,人們不再滿足於靜態呈現。薄邱尼的未來主義雕塑,自然名列先驅之一。

對於習慣新媒體「即時互動」性質的現代人而言,在速度中掙脫衰亡的束縛並非什麼壯舉。但薄邱尼的嘗試,依然是場充滿狂熱、值得銘記的追逐。

人在一生中曾擁有的東西,終究是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但每個人,都能在現世擁有一席之地。

差別在於,薄邱尼將自己存在的證明,雕刻得更為徹底。他的意志,還會繼續在時光中堅定行進。

參考文獻

  1. 陳璽安著,〈一場加速主義之辯〉。http://www.onscreentoday.com/conversation/2020-07-09-a-debate-of-accelerationism?lang=chnt

  2. 許清原著,〈以靜制動─柯爾達(AlexanderCalder)活動雕刻藝術的典範轉移〉。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2004年。頁58。

  3. 姜麗華著,《時延影像:時間演繹之影像研究》。臺北市:書林出版,2016年,頁6。

  4. 姜麗華著,《時延影像:時間演繹之影像研究》。臺北市:書林出版,2016年,頁46。

  5. André Bazin 著,崔君衍譯,《電影是什麼?》。臺北市:遠流出版,1995年,頁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