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吳清友的生命之旅

🌳 Evergreen

前言

歷史,指的是那些逝去的時間;而歷史人物,正是能在歷史洪流中被後世銘記的典範或借鑑。此次介紹中將被談論的對象,並非想像中那種和我們遙不可及的古老面孔,而是一抹或曾出現在你我身邊的祥和身影。可以肯定的是,儘管離他離世尚未滿五年,吳清友這個名字依然會被鐫刻於台灣近代史上。

吳清友?那是誰啊?莫急莫慌,這應該是許多人的第一反應。不過當筆者提起他的身分是誠品創辦人時,應該就不會有人打算質疑他在台灣出版史上的重要性了。這位一生中為誠品失去健康、金錢和摯親,更因為推動「寄售制」(當書籍於通路賣出,出版商才能獲得款項。本制度有利下游通路)而讓諸多出版業者心寒的書店老闆,這一生為何能「為自己相信的美好價值而無怨無尤」呢?請容筆者借用《之間:誠品創辦人吳清友的生命之旅》之分節,向各位娓娓道來——

生命

也許大家會首先認定,這樣一位社經地位崇高的「文化人」,必定出生不凡吧?然而,文化人這個字眼在刻板印象中滿布矛盾。那些在逆境中和現實拚鬥的甘苦人,難道就配不起文化了嗎?這樣的定義顯然屬於謬誤。而立足於台南馬沙溝的吳家,正是反方代表之一。

當歷史還在那個人們以蕃薯簽和海米粉(一種海藻)果腹,赤足的孩子以撿豬屎為晨間娛樂的五〇年代,本是千金小姐,卻在嫁人後成為養蚵海女的陳惜,與曾任罐頭工廠董事長,卻因替人作保而破產的吳寅卯,共同將吳家九個孩子拉拔長大。正如思想家巴斯葛所說的那句「人是會思考的蘆葦。」他們的生存韌性著實能夠抵擋馬沙溝的強勁海風。

然而,輩分較小的吳清友並沒有因為生長於貧困環境,而從小就決心要力爭上游。雖說成績不錯,但比起唸書,他還更醉心於玩耍、唱歌和彈吉他。注重教育的父親要求吳清友聯考志願只准填南一中,自知考不上的他甚至在考前一晚跑去榕樹下和三輪車伕賭博。落榜後考進台南高工機械科的他在校園常大出風頭,直到迷惘的心靈在關仔嶺的大仙寺獲得了一絲平靜。當一個優秀的年輕人不再過分躁動,代表他已準備好面對未來挑戰了。保送失敗後歷經兩年重考,吳清友終於如願進入台北工專。

青春

然而,人生會因為金榜題名就一帆風順,不再有變數嗎?

至少吳清友理解到,機械科並不是他此生的志向所在。

而愛情也在這時悄悄來到。

吳清友是在畢業舞會時認識往後的人生伴侶洪肅賢的——其追求過程中發生了不少洋溢著青春氣息的趣事,令我們感受到大老闆也曾有大男孩般青澀同時純情的那一面。出社會後,持續交往的兩人面臨結婚關口的抉擇,找來女方阿公掐指一算,卻得出男方命中帶疾的結果。

然而命運並沒有阻止二人。

結婚那年,工科出身的吳清友開始自行研究業務,經營起了賣廚具的「誠建」——也就是誠品的前身。期間,他對工作勤懇實幹的態度讓營運成功上了軌道,但自己卻在到美國出差時驚覺代工業的附加價值之低,而脫離人生軌道。

知名思想家池田大作曾說過:「唯有在奮鬥之中,黃金般的自由,才會閃爍輝耀。」此時邁入而立之年的吳清友,正親身實踐著這樣的道理。五子登科後,他不甘安逸地思索起自己降生的意義,並終於在人文書籍中覓得解答。

趁著一次出差,吳清友來到倫敦的藝廊打算購入雕塑作品,卻因一位老太太有心無意間的反應,再次體認到台灣在國際上的文化劣勢。深思熟慮後,他開始籌備自己的藝文事業。然而就在此時,還有遠比創立誠品重要的事發生。

當「馬凡氏症」的慢性影響累積到一定程度,吳清友便成了躺進教學台的ICU案例。儘管而後喜獲新生,但「麻煩」症候群確實已成了他最大的麻煩。

時間來到一九八九,吳清友39歲那年,誠品正式開幕。

旅程

為了將誠品打點好,吳清友奉獻出了一切心力。但在台灣社會遭逢九二一地震和納莉風災的雙重打擊下,他因為過度勞累而再次緊急送醫。重回ICU的十七天對於吳清友而言,其實是「一個人最寧靜、最坦誠、最深思的時刻。」回到職場後,放下執著的他在二〇〇一年認賠關了近20家店,而女兒吳旻潔也在海歸後走上接班之路。二〇〇四年底,誠品首次帳面獲利,並在隔年搶進信義區。沒想到〇六年底,一次踩空又讓他進了開刀房。

但對於吳清友而言,真正的犧牲——莫過於三年後一語成讖,長子吳威廷在為父親祈願時所許下的折壽誓言。當誠品營業二十週年,獲利開始穩定的一個月後,吳威廷因急性心肌炎猝逝家中。白髮人送黑髮人的苦痛,讓吳清友的心中從此開了一道無法癒合的傷口——

二〇一四年,誠品敦南店被CNN評為「全球最酷書店」之一;兩年後,誠品生活松菸店再次被CNN選為「全球最酷的百貨公司」之一。時至今日,誠品已成了質感生活的代名詞。而品牌專書《誠品時光》,也將於二〇一七年七月上市。就在這樣一個終於可以坐享其成的時刻,吳清友卻提前奔向了雲的自由。

他曾經自述:「如果像我這種人都有機會,其他人更不該放棄創作更傑出自我生命的可能。」領導著社會新鮮人心中的夢幻企業——誠品,投身於圖書產業的吳清友,成為了各種思潮之所以能風起雲湧的推手,並且永遠為自己相信的美好價值——「善、愛、美」而無怨無尤。